一個自動控制系統是由若干個環節組成的,每個環節有其特定的功能。一般來講是按照以下環節順序進行組成:
1)指令來自系統外部的輸入量,和系統本身無關。
2)參考輸入環節用來產生與指令成正比的參考輸入信號。
3)參考輸入正比于指令的信號,簡稱輸入量。
4)放大環節由于偏差信號一殷比較微弱,必須經過放大環節的放大以后,才能得到足夠大的幅值和功率,來驅動后面的環節。
5)執行環節根據放大后的信號,對被控對象進行控制,使被控量趨于其期望值。有時,也將將放大環節與執行環節合并為一個環節,統稱為控制環節。
6)反饋環節將被控量變換成與輸入量相同性質的物理量,并送回到輸入端,用以與輸入信號相加。
7)比較環節將輸入信號和反饋信號在此處相加,故又稱為相加點。其符號為“?”,并注明“+”或“一”,以表示該信號進入相加點時所具備的符號。
8)被控量被控對象的輸出量,通常常就是被調節量。
9)間接被控對象處在反饋回路之外的設備。它不是直接被控制的設備,將由被控量去影響其工作。
10)間接被控量反饋回路以外的被控量,它沒有被反饋環節檢測到。正常情況下,信號從輸人端沿箭頭方向,到達輸出端的傳輸通路,稱為前向通路;系統輸出量通過測量裝置反饋到輸入端的傳輸通路,稱為主反饋通路;前向通路與主反饋通路一起構成主回路(主環)。此外,某些自動控制系統,還有局部反饋通路以及它所組成的內回路(內環)。只有一個反饋通路的系統,稱為單回路(單環)系統;而具有兩個及以上反饋通路的系統,則稱為多回路(多環)系統。